
文/云飞
据调查,美国有3420万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但其中有五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这就很麻烦,因为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好好维持治疗,会引发很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
一、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一)1型糖尿病
以下人群有患上1型糖尿病的风险:
1、父母、兄弟、或姐妹等亲属有人患有1型糖尿病。
2、虽然1型糖尿病可能在任何年龄段出现,但儿童、青少年等年轻时期患上的几率更大。
目前,1型糖尿病的患病原因不明,因此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去预防它,好在在所有的糖尿病人中,只有5%至10%的患者属于1型糖尿病。
(二)2型糖尿病
以下人群有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1、有糖尿病前期的人群
2、肥胖,超重的人群,高血压,血脂高、心脑血管患者等
3、45岁或以上的的人群
4、有一个患有2型糖尿病的父母、兄弟或姐妹
5、不喜欢运动,或每周运动少于3次的人群
6、曾经患有妊娠糖尿病,或生过体重超过9磅的婴儿
7、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群。
2型糖尿病与1型不同,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群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采取健康的生活措施来预防或延缓 2 型糖尿病。比如,如果体型肥胖,可以通过减肥,健康的饮食和定期的锻炼来预防。
(三)糖尿病前期
以下人群有患前驱糖尿病的风险:
1、曾经患有妊娠糖尿病,或生过体重超过9磅的婴儿
2、肥胖,超重的人群,血压高,血脂高、心脑血管患者等
3、45岁或以上的的人群
4、有一个患有2型糖尿病的父母、兄弟或姐妹的
5、不喜欢运动,或每周运动少于3次的人群
与2型糖尿病相同,糖尿病前期也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状态和锻炼来逆转的。
(四)妊娠糖尿病
以下人群有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1、在上一次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的人群
2、生过一个体重超过 9 磅的婴儿
3、体重超重,血压高,血脂高、心脑血管患者等
4、超过25岁
5、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6、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导致的激素紊乱
妊娠糖尿病通常会在宝宝出生后消失,但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患者日后会有患上2 型糖尿病的风险。所生的宝宝在幼儿至青少年阶段有患有肥胖症的风险,及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对于怀孕之前体重超标的人来说,在怀孕前减重,改变饮食健康,定期锻炼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预防妊娠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全身微循环的障碍上,病变包括心脑血管、视网膜、四肢、肾脏、及神经病变。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体内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发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俗称是“糖尿眼”,一般出现在有超过10年糖尿病史的病人身上,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或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在更早地时候出现眼底病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到医生处检查眼底。
(二)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也称为“糖尿肾”,分为5个阶段,最终的结果会导致肾衰竭。到了这一步,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到了这一步,还有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危险,例如心脑血管疾病。
(三)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是指因受到长期代谢失调血管系统功能影响,引发的神经系统病变。比如下肢、手臂、手指等处出现剧烈的疼痛、刺痛、烧灼感、麻木感,持续性异感痛等等,还会出现睡眠不好,情绪焦虑、忧郁、自律神经病变、认知功能障碍等,甚至还会出现夏科氏神经性关节病变、足部溃疡等,严重的还有可能需要截肢。
(四)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脚”,糖尿病患者初期会出现伤口难以愈合,时间长了,脚部会出现溃烂,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截肢。

图说,纽约家庭医生提醒您,要做好糖尿病的控制,如果控制不好,严重者会引发足部溃烂,最终导致截肢。
(五)心脑血管疾病
过高的血糖会影响患者的心脑血管健康,因此这样的患者又被称为“糖尿心”。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上二至四倍。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