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于悦
在晚上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被尿意憋醒,不得不爬起来上厕所,可不是一项好的体验。有人甚至会在一晚上连续爬起来好几次,根本睡不好。在医生看来,起夜一次还可以勉强接受,多于一次可能就是健康出现了问题,这种状况称为“夜尿症”。夜尿症除了干扰睡眠之外,还可能是潜在疾病的征兆。
在正常的状况下,睡眠不应该被尿意中断。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一项调查,5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约有65%的人称自己晚上要上好几次上厕所。很多朋友经常询问夜间排尿的习惯是否“正常”。如果每晚需要醒来两次或更多次排尿,那可能表明已经患上了夜尿症。
夜尿症是夜间醒来排尿的医学术语,睡前喝太多液体或者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是导致夜尿症的两个可能原因。如果您担心自己的夜间排尿模式,下面这些信息可能会帮到您。
尿液是在肾脏中产生的,然后下降到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的长管)并储存在膀胱中。膀胱就像一个气球,很有弹性,可以伸展。排尿时,膀胱(由肌肉组成)收缩并帮助排空膀胱。人体在睡眠期间,身体产生的尿液更少,尿液浓度更高。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人不需要在夜间醒来排尿,并且可以不间断地入睡6到8个小时。
大多数人不会因夜间排尿产生不利影响,但如果扰乱了第二天的睡眠模式和工作效率,那就应该到医院检查。
造成夜尿的原因:
1、前列腺肥大
患上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可能难以完全排空膀胱,从而导致尿液滞留。晚上睡觉时,尿液稍稍增加都可能会导致想要上厕所的感觉。
2、膀胱容量变小
正常的膀胱容量大约在400到500ml之间,膀胱纤维化、肿瘤、或受到其他器官的压迫等,都会影响膀胱的容量及弹性,不能像以前那样容纳那么多尿。男性前列腺肥大、摄护腺肥大、及女性的子宫肌瘤压迫,都会对膀胱造成压迫,使其容量变小。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是由于神经问题、药物或生活方式等导致膀胱肌肉超速工作所致。患上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人群,其胱肌肉经常不自主地收缩,在这种状况下,即使膀胱中的尿量较少,也会不由自主地收缩产生一种急迫排尿的感觉。
4、液体摄入过多
睡前喝过多的水,尤其是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通常会在夜间醒来排尿,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在睡前三个小时内限制液体的摄入量,会减轻起夜的症状。
5、睡眠呼吸暂停、失眠
约有50%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的人可能会出现夜间排尿增加的症状,这是因为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缺氧,人体就有可能从呼吸困难中醒来,或者由于睡眠模式异常导致荷尔蒙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尿液的产生。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的早期治疗是很容易的,应及早诊断治疗。
另外,睡眠时大脑会降低对膀胱的敏感度,膀胱的容量与白天比较相对较大,从而避免晚上起来上厕所、中断睡眠的状况。 但是,失眠跟睡眠呼吸暂停症的病人的睡眠状态不佳,时睡时醒,在这种情况下,大脑没有将泌尿系统切换成“睡眠模式”,膀胱就会和白天一样敏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起来上厕所。

患有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夜间排尿增加的症状。
6、心力衰竭
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心脏泵血和重力的能力差,白天液体可能会下降,存储在腿部,造成腿部水肿的现象。但在晚上,在不受重力影响的情况下,液体能够重新进入血流,从而导致尿量增加。针对这种疾病,医生可能会通过药物排除白天在体内积聚的液体,从而改善夜尿症。
7、糖尿病
血液中血糖过高会使尿量增加,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对支配神经、膀胱上皮造成伤害,以致于膀胱逼尿肌变得肥大,从而导致膀胱变得不稳定,另外高血糖会导致没有弹性的胶原蛋白沉积,从而造成逼尿肌的功能下降。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血糖是非常关键的。
8、药物
一些利尿剂或降压药通过祛除体内多余的液体来降低人体压力。晚上服用这些药物时,它们可能会导致尿量增加和夜尿。
有这种状况的朋友们,可以请您的医生检查您的药物,从而确定能否在白天服用这些药物,从而避免夜尿症。
9、神经系统问题
供应膀胱的神经受损也可能导致膀胱功能问题,包括频繁和突然的排尿冲动。
10、压力
压力几乎每个人都有,也被很多人忽略,但其实有许多医疗与压力有关,包括心脏病、肥胖症、抑郁症和胃肠问题,夜尿也是其中之一。
许多人有夜间醒来排尿的症状,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药物或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来改善。但是要注意,夜间排尿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另一个潜在问题的信号,如果有疑问,请不要犹豫,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