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云飞
当前,因为长期防疫,民众对新冠已逐渐麻木,不再激起人们心中的恐惧,新冠似乎已到尾声,但在这时,又有不明肝炎来袭,猴痘病毒东山再起,但此时疫情似乎还未达到顶峰。近期,第四种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爆发。目前,该病毒已入侵亚洲、欧洲、非洲等11国,有在世界爆发的趋式。可怕的是,该病的致死率最高可达40%。有专家称,本次病毒的爆发极不寻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d Health Organization)的信息,今年伊拉克已经出现111例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的病例,其中19人死亡,死亡率高达17%。但据《News Medical》报导,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致死率最高可以达到40%,染疫者可能在在短短的7天内死亡。
可怕的是,这种病毒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且发病迅速,还会导致体内和体外严重出血,尤其是鼻子,一直流血不止,很多患者是因为在短时间内流鼻血过多而死亡。
伊拉克近半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例出现在位于伊拉克南部的济加尔省,该省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农业区。
济加尔省(Dhi Qar)的卫生官员韩托奇(Haidar Hantouche)称,前几年,济加尔省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病例数很少,几乎一只手就可以数完。但是,现在所出现的病例数量是在历史中从未有过的。
伊拉克济加尔省卫生官员汉图什称,此次病例人数远超历史纪录,是43年以来的最高值。
韩托奇介绍,“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发病可能十分迅速,该病毒的潜伏期最长可达13天。一旦发病(确诊),患者会出现发烧、肌肉酸痛、上吐下泻、流鼻血等症状,重症患者平均会在发病5天后出现内出血、内脏衰竭等状况,最终在7天后病逝。
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了这一说法,称目前市面上并无针对该病毒的疫苗,若不小心染疫,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疲劳、皮肤颜色异常、血尿,失血过多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在“短时间内流鼻血致死”的可能。
目前,尚不知道这次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爆发的原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有些患者会出现轻症,而有些患者会出现重症,甚至死亡。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由蜱虫传播
据悉,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由蜱虫传播,宿主包括牛、羊等动物(这些动物在济加尔省的农场十分常见),再由动物传染给人。
世界卫生组织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人畜共通的传染病,动物被带原蜱虫叮咬而感染,人也会经由蜱虫叮咬,或在宰杀动物时(或之后)因接触到染病动物的血液或身体组织而感染。”
伊拉克出现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例数量的飙升引发高层强烈关注,此前“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传播性并不强。该病毒自1979年首度出现,历时43年,染疫人数从未如此之高。
以济加尔省为例,2021年该省感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只有16例,其中7人死亡;但在2022年,截止到5月29日,济加尔省已出现43例感染者,其中8人死亡。
特别提醒:近期,请小伙伴们提高警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时该小心,预防染疫。